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细胞 > 正文

生物细胞中产生氧气-细胞生活所需要的氧气如何获得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生物细胞中产生氧气,以及细胞生活所需要的氧气如何获得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细胞呼吸的过程

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升高而加强,随水量的减少而减弱。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和方程式具体如下:第一阶段:C6H12O6酶→细胞质基质=2丙酮酸+4[H]+能量(2ATP)。第二阶段2丙酮酸6HO酶→线粒体基质=6CO+20[H]+能量(2ATP)。第三阶段24[H]+6O酶→线粒体内膜等于12HO+能量(34ATP)。

生物细胞中产生氧气-细胞生活所需要的氧气如何获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公式:CHO+6HO+6O---6CO+12HO+能量 细胞呼吸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异化作用,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物质——ATP。

利用根系的有氧呼吸,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稻田需定期排水,否则会因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而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使根腐烂。(2)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不因为会 因为剧烈运动,使细胞无氧呼吸积累过多的乳酸而使肌肉酸胀无力。(3)馒头、面包的过程中利用酵母发面使面包馒头变得松软可口。

细胞呼吸主要为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活化氢);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生物细胞中产生氧气-细胞生活所需要的氧气如何获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植物产生氧气的途径有哪些?

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很复杂,有光吸收、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卡尔文循环及CC4途径等许多个步骤,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

氧气产生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详细介绍如下: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它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片中的叶绿体中。光合作用主要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光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它发生在叶绿体的光合膜中。

氧气的产生离不开太阳光,植物当中叶绿体能够提供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碳三以及碳五的不断转化下,植物不能仅能够制造出氧气,而且还能够为自己生产出有机物。

植物体生命活动 与人体不同,绿色植物既能消耗氧气,又能产生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辐射能在水的参与下将二氧化碳转换为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而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将体内一部分碳水化合物氧化还原为二氧化碳放出。

能产生氧气的细胞器有哪些?

1、线粒体:细胞呼吸,提供能量。叶绿体:植物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主要),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可用于制抗生素)内质网:①滑面内质网:加工脂质,②粗面内质网:加工,合成蛋白质。高尔基体:加工蛋白质,分泌,细胞壁的合成。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坚挺。

2、浮游藻类细胞中可以产生氧气的具体部位是叶绿体。叶绿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其中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驱动CO2的还原和水的氧化,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因此,浮游藻类细胞中的叶绿体可以产生氧气。

3、一定。氧气产生于叶片中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叶绿体是叶肉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是高等植物和一些藻类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是含有绿***素(主要为叶绿素a、b)的质体(细胞器),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因为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而水的分子式是H2O,其中氢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1,因此氧的含量最高。此外,氧也是生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不仅是细胞呼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还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中的重要参与者。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氧(Oxygen),元素符号O,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ⅥA族。1774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J.Joseph Priestley)用透镜把太阳光聚焦在***上,发现一种能强烈帮助燃烧的气体。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氧元素简介 氧(Oxygen),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16族非金属元素,元素符号O,原子序数8,相对原子质量19994。氧是地壳中最丰富、分布最广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最重要的元素,在地壳的含量为46%。单质氧在大气中占9%。

对于原核生物而言,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分别是什么...

1、有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内,而无氧呼吸主要在细胞基质内。原核生物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有的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和根瘤菌,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却含有全套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这些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因此,这些细胞是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利用细胞膜和细胞质的酶系进行有氧呼吸。

2、原核生物有氧呼吸都在细胞质基质里;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

3、无氧呼吸,细胞质基质;原核生物,有氧或无氧呼吸,主要于细胞质基质(视具体种类而定)。一般情况下原核生物的呼吸都是位于细胞质基质,但由于某些种类的原核生物在细胞膜处拥有一种类似于线粒体的结构(但不被称为细胞器)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有些时候说原核生物的细胞膜处也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4、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细胞中有膜结构。细胞膜内侧可以附着有氧呼吸酶。

有氧呼吸过程

异化作用是指机体将来自环境的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的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乙醇等)的过程。分解代谢是异化作用的别称,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而有氧呼吸是异化作用的重要方式。

有氧呼吸的总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其中,C6H12O6表示葡萄糖,6O2表示氧气,6H2O表示水,6CO2表示二氧化碳,能量表示ATP。有氧呼吸的相关内容 有氧呼吸可以给身体提供能量。

有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大量能量(38ATP)。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酶;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反应式:C6H12O6酶→2丙酮酸+4[H]+少量能量。

关于生物细胞中产生氧气和细胞生活所需要的氧气如何获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细胞生活所需要的氧气如何获得、生物细胞中产生氧气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