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因工程 > 正文

酶的基因工程合成-酶的合成需要经过基因的什么过程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酶的基因工程合成,以及酶的合成需要经过基因的什么过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酶是如何生产的?

1、酶工程是指用生物酶代替化学催化剂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酶比化学催化剂的催化速度要快1000万到100亿倍,而且不需要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只要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就能进行生物化学反应。因此,利用酶的这些特性建立起来的酶工程,有着其他化学工程技术无法与之相比的优点。

2、酶制剂的来源,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但是,主要的来源是微生物。由于微生物比动植物具有更多优点,因此, —般选用优良的产酶菌株,通过发酵来产生酶。为了提高发酵液中的酶浓度,选育优良菌株、研制基因工程菌、优化发酵条件;酶的分离提纯技术是当前生物技术“后处理工艺”的核心。

酶的基因工程合成-酶的合成需要经过基因的什么过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由于微生物比动植物具有更多的优点,因此, —般选用优良的产酶菌株,通过发酵来产生酶。为了提高发酵液中的酶浓度,选育优良菌株、研制基因工程菌、优化发酵条件。工业生产需要特殊性能的新型酶,如耐高温的α—淀粉酶、耐碱性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因此,需要研究、开发生产特殊性能新型酶的菌株。

4、[脱脂、去杂质]将所得滤液降温至30℃以下,加入15%~20%氯仿或乙醚,搅匀后转入沉淀脱脂器内,静置24~48h(氯仿在室温、乙醚在30℃以下)使杂质沉淀。[浓缩、干燥]分取脱脂后的清酶液,在40℃以下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左右,再将浓缩液真空干燥。干品球磨过80~100目筛,即得胃蛋白酶粉。

有氧呼吸酶由核基因还是线粒体基因指导合成

有氧呼吸前半部分的酶是在核基因指导下合成的,后半部分在线粒体基因指导下合成。有氧呼吸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初步分解。从物质变化方面看:第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第二,产生少量[H]。从能量变化方面看,由于葡萄糖初步分解,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酶的基因工程合成-酶的合成需要经过基因的什么过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你应该知道线粒体属半自主性细胞器,其内含有一部分DNA,其内部还有核糖体。然后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这部分酶由细胞质内游离的核糖体受细胞核基因调控合成;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进行,这两阶段的酶由线粒体内的DNA调控,由线粒体内的核糖体合成。

参与呼吸链的一些酶成份是受双重遗传控制的,即部份亚基为细胞核基因所编码,另一些亚基则是mtDNA编码的。根据线粒体的这些特点Margulis提出了线粒形成的内共生学说(endosymbio-nttheory)。在进化过程中原始的厌气细菌吞噬了原核生物(如细菌,蓝绿澡等)形成共生关系。

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所需要的酶是 统称为有氧呼吸酶,一部分在线粒体内由线粒体合成,一部分由细胞游离的核糖体合成。

有氧呼吸过程在细胞内完成,因此所需的酶在核糖体内合成。而分泌蛋白(胃蛋白酶等消化酶)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进一步加工和合成、高尔基体进行包装,并分泌到细胞外。

酶在哪合成生物体内的所有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吗

1、不对,因为有些酶是RNA,它们是通过转录形成的,而蛋白质类的酶才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

2、酶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因而合成的场所为核糖体或细胞核,原料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3、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所以我们常说酶基本上是在核糖体内合成的,酶来源于食物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胃里有大量的蛋白酶和肽酶可以分解大多数酶,所以酶进入身体就被分解了,酶主要还是通过自身在核糖体等细胞器的作用下合成的。

4、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核酶)。如果是蛋白质酶,合成场所是在核糖体;如果是核酶,合成场所是在细胞核。

5、大部分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由核糖体合成的,但有极少数的酶是RNA,应该是在细胞核形成的。

关于酶的基因工程合成,以及酶的合成需要经过基因的什么过程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机文章